[高管微信箱A0005问]如何解开企业低效运营的死结?

发布时间:

2015-05-07 16:45

 

  [高管微信箱A0005问]:

  企业说到底就是人的问题,为什么那么多先进的管理方法在中国都难有成效?我个人的理解,中国人喜欢相互给面子、不遵守标准、喜欢推诿扯皮、不愿承担责任,这些原因导致了企业运营效率非常低。请问谭老师,有什么办法真的可以消除中国人的这些“毛病”?如何解开企业低效运营的死结?

  [微管理回答]:

  有人认为不遵守标准、扯皮推诿等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不可能解决。并因此认为,纯中资企业不可能走出低效运营的“死循环”。这是不懂管理的人,随便给中国人扣的帽子。

  企业低效运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管理系统,让各部门的合作顺畅地流动起来。像世界杯的足球比赛一样,这种流动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中场发动机来驱动,在企业里,这个发动机就是订单/计划部。制造业如是,服务业亦然。

  在丰田这样的拉动型企业里,订单和计划只下发到车身车间,车身加工完成送到总装车间后,操作员工根据看板把需要的零部件配送到总装线旁边,而零部件车间只需按照上工序的看板生产就可以了。这样一级一级往上游传递,一直到原材料投入。整个企业通过看板的拉动,像一条河一样流动起来,中间有任何断流(停滞),安灯亮起,快速反应团队马上启动,并逐步升级,直到问题解决为止。看板就是客户的声音,看板就是准时化的命令,看板拉动系统和持续改善确保企业能高效运营。

  传统的推动型企业里,订单和计划要下到几乎所有车间里。各个车间相对独立地完成自己的批量工作。订单/计划部门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日清和绩效评价来确保各部门的有效合作,否则,企业必然会陷入到低效运营的“死循环”中。所以,这种绩效推动系统里,需要有一位非常强势、同时又深刻理解内部客户关系的首席运营官去力挺订单/计划部门。

  可惜的是,在中国,这样的首席运营官并不多见。2010年,我给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规划了一个培养企业运营高管的课程,目的就在于此。

  综上所述,企业要解开低效运营的“死结”,要么逐步建立起一套有效的JIT看板拉动系统;要么订单/计划部门在首席运营官的驱动下,建立起强有力的绩效管理和日清系统。

  【谭梦原创博文,欢迎转发,请勿修改,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微管理,谢谢!】

 

 

  无论您是外企、国企还是民企,如果您的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有任何困惑,都可以提交给我们,谭老师将免费为您解答,提交方式:

  1、微信提交:扫描上面二维码或者搜索微信公众号:weiguanli51,关注即可提交问题;(最快回答)

  2、QQ在线提交:

  3、电话提交:0755-89598966,400-9975-088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