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微信箱A0011]做到这九条,精益管理不成功都很难!
发布时间:
2015-05-07 16:14
【高管微信箱A0011问】:
看过微管理中《中国企业推进精益的N种死法》这篇文章,总结得真的很精辟,我们公司至少符合其中三条以上的“死法”。不仅我们公司,中国看企业在推进精益管理过程中的“死法”远远超过文中所言。不过,在下想弱弱地问一下:在中国,是否有确保企业推进精益成功的秘笈呢?
【微管理回答】:
答案是肯定的。在中国,做到以下九条,精益管理不成功都很难!
1、企业一把手对精益的深刻认知、坚强的意志与决心。保守估计,中国推行精益的企业80%以上死在了这一条。精益管理必须是最高层发起的,不是最高层发起的企业精益管理项目成功率几乎为零。推行精益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任何困难,企业的一把手始终要要展示出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决心。
2、强有力的全职推进部门。精益管理的推进部门应该要起到精益变革总指挥部的作用,直接向最高层汇报,可以评价考核精益推进中任何相关领导和部门的绩效。对表面应付、不承诺、不参与的必须要杀一儆百。
3、透明化的数据管理。任何作假行为都会导致不公平,都会扼杀反省与改善精神,透明化的数据管理是推行精益变革的基础。带头虚报改善业绩的愚蠢咨询公司,无异于自杀。
4、咨询公司与企业充分信任。企业在选择精益咨询公司时,一定不要选择最低价成交策略,应该选择最值得信任的咨询公司,因为精益变革绝不是三两年的事。在目前诚信度比较低的中国大环境下,企业往往喜欢用KPI来考核咨询公司,这是一个严重的主次颠倒错误。退一万步,如果一定要考核,最好咨询公司与企业试点单位的KPI捆绑考核,咨询公司“滚蛋”的那一天,试点单位的领导最好一起“滚蛋”;有了这种决心,再高的目标也一定能达成,咨询公司和试点单位的领导不但都不用“滚蛋”了,而且捆绑在一起变成了企业的“原子弹”(核武器),你的竞争对手一定会怕你。
5、长短期规划相结合。精益管理是一场从上到下、由内而外、“有始无终”的持续变革。三五年的中长期规划+1年实施计划+1月滚动计划的PDCA模式,是推行精益管理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6、针对企业的现状定制。精益管理的推行路径没有标准答案,绝不能模仿固守其他企业的成功路径,因为每个企业的基础、人和文化差异很大。就像攀登一座荒山,只有身临其境,才知道你的体力和资源可以支持你选择哪个方向,并且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和物资状况随时进行调整(当然,如果有专业的登山专家指导做这种调整,是再好不过的事)。
7、企业必要的资源快速投入。精益项目推进中,需要低成本的自动化设备、工装夹具的投资,2年回报周期的应该果断快速决策。漫长的投资审批周期,会让员工丧失改善意愿,精益变革会被拖死在襁褓中。
8、咨询公司与企业高层的定期沟通与项目管控机制。定期和不定期的高阶诊断,是确保精益变革既有规划又有弹性的有力保障。
9、激励机制与改善文化。在丰田,无论什么样的改善,都是份内的工作,是不需要额外奖励的。前提是丰田已经孕育了深厚的“尊重员工,持续改善”的企业文化。中国的传统、现在的社会伦理、企业文化跟丰田差异巨大。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逐步构建企业的挑战精神与改善文化,是企业精益变革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精益战略与精益变革管理》。
推荐新闻